小贾的私房菜馆

吃货一枚

 

城都

浓雾号角:

文/浓雾号角


  我在朋友圈分享赵雷的《成都》,五分钟以后突然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曾经帮微信平台写过摇滚乐评的作者连着私信了我好几条语音。


  他的声音很好听,唱歌也很好听,在二三十秒的几条语音里他断断续续的给我唱了一遍《成都》,后来他和说我说:“哎真的是你一分享这歌我都伤感了知道吧?我他妈好想回成都啊,我成都的你知道嘛?现在搁新疆这儿来,哎我现在就期待着他妈的赶紧回成都。啊一提到回成都就感情有点激动,说了点脏话哈哈,不要介意。”


  人生在世可能真的会有这样的感情,让你有止不住的冲动对着一个不甚熟悉的人倾吐生活,也有这样的冲动在第二天考两科考试的情况下暂停复习爬上来写这篇文章。


  我听过的民谣很多,听过好听的民谣也很多,可是那么毒的民谣,只有这一首。


  后来在我朋友圈回复我的朋友也有很多,大多数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却奇异的对这首歌怀抱着同样的感动,他们说:“第一次听的时候,想流下眼泪。”


  再后来就着这首歌和某郭姓老板说起来,他和我说这首歌真有毒,从自习室出来的时候听到都不想复习。一直想再去一次成都,老了之后每年去成都坐坐。放弃所有的交通工具,在成都老城区无名小街小巷走走停停,看民房,泡茶馆。


  赵雷这首《成都》并不算是成曲,这是他某一次演唱会(好像是北京)现场即兴与乐队合作的歌曲,网上能找到的都是十分嘈杂的live现场版,唯一的一个纯净钢琴版也是一个未完成的demo。我第一次知道《成都》是我微信平台的后台一个在成都上学的小伙伴给我推荐的。


  迄今为止提到了三个和这首歌有关或者聊起这首歌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四个人,人们或许来自于成都或许生活于成都,也或者只是游览过成都。千千万万个人听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感动,人们不一定都爱着成都,但是人们的心里一定都爱着一个“城都”。


  人对城市的感情,是人类生活情感的中心骨架,虚幻如同人对梦境的依恋,却又真实的存在于每个日日夜夜。卡尔维诺说,“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的每一个问题所给予的答案。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就像底比斯通过斯芬克之口提问一样。”


  我们整日带着对生活的遗憾和困惑去思及我们梦中的城市。我们像神游太虚一般,在那些城市的浮光掠影里徘徊和行走。去那些古旧的巷陌里穿梭,去茶楼临街的座位静坐一下午喝一壶茶,还有穿越那些山川湖海的身影,踏过一草一木的流连。我们似乎能闻见那些小吃摊迷人的食物香气,也似乎能听得见那些当着方言的吆喝和问候。这是我们所爱的城都,或许和那真实的城市有多不同,却切切的投入了十二万分的感情在。


  说实话,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有那么一点零星的失望。街道似乎不像我想的那么整洁,交通也不像我想的那样秩序井然。没有特别充足晒不玩的日光,总是在下雨和天阴,过去的那些老街巷陌也都快要被尽数拆光了。可是,待到下一次离家的时候,我依旧还是会心之所念那个我所爱的城都,那个街道整洁、日光充足、遍布老街的城都。无论记忆再怎么更新,我们投入感情的那一个城都,似乎是永恒的。


  我会在他乡的梦里再遇到我的城都,带着梦境特有的模糊和碎片,一切有如打上了朦胧的柔光,夕阳和晚钟相映相辉,没有时间也没有逻辑,只是凭着近乎于本能的直觉搜寻着自己最爱看到的样子。后来,我会把所有不具名的伤心和遗憾投放在这个地方,小心翼翼的圈养起来,取了一个叫做“乡愁”的名字。


  我们会忘记一些具象式的表达,却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感情和温柔。我们甚至遗忘了遗忘本身,却不会遗忘我们的“城都”。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只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赵雷《成都》



  13
评论
热度(13)

© 小贾的私房菜馆 | Powered by LOFTER